【www.cdxinx.com--O型血】

李道纯
摘要:
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符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内丹理论以“守中”为要诀。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守中要在归根复命,“炼丹者,全天夺天地造化……返本还原,归根复命,功圆神备,凡脱为仙,谓之丹成也。”
 

周易尚占三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李道纯-简介
李道纯宋末元初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都梁(今湖南武冈)人,得白玉蟾弟子王金蟾授受,为玄门宗匠。其学以全真道南宗为主,兼取北宗。通老、易,达禅机。尝作颂云:“人情多聚散,世道有兴衰,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认为修仙之大法在于万变中求其“不易”之真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而至于“混成圆顿,直入无为,性命双全,形神俱妙”。谓丹道之玄关即“中”字,能“致中和”则“四大咸安,百骸俱理”。他精研道意,广授门人,方法多变。著有《护命经注》,《大通经注》、《洞古经注》、《清静经注》、《全真集玄秘要》、《道德会元》、《清庵莹蟾子语录》、《中和集》、《三天易髓》、《周易尚占》等。
李道纯作为南宗传人常兼修北宗丹法,融南北二宗丹法为一体,亦被称为中派丹法之祖。李道纯的理论特色在于,他并非泛泛而谈南北二宗的性命双修之法,而是通过对先秦以来的易学和老学进行创造性的阐述,兼收并蓄宋代理学、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之学,从而成就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说。借助于"中和"的观念,李道纯从本体论和修养论的层面上对儒道释三教的义理作了系统性的深层次的和合,从而加剧了元明清以来三教由对抗进一步走向融合的趋势,客观上也激发了元明理学及心学在心性学说上的深入争论和发展。

李道纯-思想特色

作为一名融摄二宗、"博学才长"的道士,李道纯对于作为儒道学源的《易经》、以及被尊为道教教主的老子的《道德经》,都是相当得重视的。他曾称:"窃谓伏羲画易,剖露先天,老子著书,全彰道德,此二者,其诸经之祖乎?"?
他从《道德经》挖掘出"真常"的概念,以作为"道"的本质。
李道纯用"真常"二字,实质是使作为宇宙本根的"道"的性质更加明确化了。如其曰:"道之可以为道者,非真常之道也。夫真常之道,始于无始,名于无名。""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又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况覆载之间,头头物物,都是这个;亘古亘今,只是这个;生天生地,只是这个;至于日用平常动静作息,只是这个;一切有形皆败坏,惟有这个常在;天地虚空,亦有败坏,只有这个不坏。"
惟有真常在,古今无改移。
"真常之道本无为,有为即非常道……天地无为,万物生成。
李氏的真常义,突出了道是真实而不妄的客观实在,道具有超越性(超越现实和感知,名于无名)、普遍性(头头物物,都是这个,无所不在)、永恒性(不可须臾离也,亘古亘今)、绝对性(无改移)和无目的性(无为)等特性。真常之道既非感性的物质存在,也非有意志的精神实体,而只是一种绝对化的观念性实体,它产生万物又决定万物的存在与发展。总体言之,李道纯有关本原意义上的真常之道的论述,基本不出先秦老庄有关道是世界本根设想,守成胜于创新。

李道纯的理论特色在于试图将"真常"概念同《易经》中的"不易"或"常易"概念以及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家所阐发的"太极"概念等相贯通为一。如称:"常易不易,太极之体也。可易变易,造化之元也。历动寂尔者常易也,亘古不息者,变易也……所谓常者,莫穷其始,莫测其终,廓然而独存者也。……常易不易故能统摄天下无穷不变……易也,象也,其道也原乎。?
常者,易之体;变者,易之用。古今不变,易之体;随时变易,易之用。无思无为,易之体;有感有应,易之用。知其用,则能极其体;全其体,则能利其用。……全其易体足以知常;利其易用,足以通变。?
"太极度未判,动静之理已存;二仪肇分,动静之机始发。"???
所谓的易之体(不易),即是太极之体,道之体;所谓的易之用,即是太极之用,道之用。道之体用的关系即是常与变、静与动的关系。道体或易体、太极之体是周全的、普遍的,其虽是无目的无作为,却又能统驭和含藏一切。在李道纯看来,道体也罢、易体也罢、太极之体也罢,都是种抽象化的观念,不可能对之作任何规定,因而也无任何现实的内容。正是因为道体、易体、太极之体是无差别的,李道纯将之都归结为"无一"。如其《中和集》之《无一歌》曰:"道本虚无,生太极,太极变而先有一,一分为二,二生三,四象五行从此出。无一斯为天地根。玄教一为众妙门,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一上运经纶,天得一清地得宁,谷得以盈神得灵,物得以成人得生,侯王得之天下贞,禅向一中传正法,儒从一字分开阖,老君以一阐真常,曾参一唯妙难量,道有三乘禅五派,毕竟千灯共一光,抱元守一通玄窍,惟精惟一明圣教,太玄真一复命关,是知一乃真常道。休言得一万事毕,得一持一保勿失,一彻成融天理明,万法归一未奇特,始者一无生万有,无有相资可长久。诚能万有归一无,方会面南观北斗。至此得一复忘一,可与化元同出没。?
所谓的纯粹的"无一",正是真常之道无差别、无规定、无界限的体现。李道纯将绝对的无一赋予了作为世界本根的"真常之道",反过来又将本根之道的无差别性(无一)作为认知的最高目的和修行的最高目标。也正是从"无一"这一无任何规定的抽象中,李道纯找到了他所预设的三教合一的理论基点及统摄南北二宗的客观依据。李道纯的得一和忘一法是对道教的守一法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挥。晋时的葛洪《抱朴子内篇》曾提出了玄为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守玄一复易守真一。"??
所谓的玄一其实就是种无差别的神秘的道的境界。唐王玄览在《玄珠录》卷上则云:"逾近彼,逾远实。若得无近无彼实,是名为真一。"???
所谓的真一亦是种离是非、物我及差别的玄妙状态。《道枢》卷30《真一篇》云:"真一者何也?龙虎之本。"?
则将真一看作是元精元气等。李道纯所说的"无一",一方面是指本根之道的抽象,另方面则指绝对虚无的认知境界。而后一层内涵才是李道纯的思想的核心之所在。由于"无一"代表着无规定,事实上就略相当于庄子所说的"以为未始有物",即体证万物未萌之前的冥冥未分状态。?
因此,"得一持一"本身就意味着无所得持,自然也必须"忘一"。得一而忘一是人生得道的最高境界。当然,李道纯所主张的"无一"已不仅仅是原道家或道教炼身意义上的真一或玄一,他事实是用"无一"来涵摄道家或道教、儒家、释家之修养论所能共通的一种理想境界或终极目标。李道纯正是从"真常之道"的主观境界形态意义上找到对三教进行有机融合的路径。从道本"虚无"或"无一"的教派立场出发,李道纯进一步认为道门的"金丹"同佛教的"圆觉"、儒家的"太极"等概念,也都是能够融会贯通的。《中和集·玄门宗旨》亦曰:"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是知三教所尚者,静定也,周子所谓主于静者是也。
《中和集》卷三曰:"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释氏曰?,此者真如也。儒曰?者,此者太极也。吾道曰?,此乃金丹也。体同异名。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虚无自然之谓也。两仪者,一阴一阳也。阴阳者天地也,人生于天地之间,是谓三才。三才之道,一身备矣。太极者,元神也。两仪者,身心也。以丹言之,太极者丹之母也。两仪者,真铅真汞也。

李道纯-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
中和这一概念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中和概念,并不仅仅表示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而且也蕴含着本体论的含义。这引发了后世儒家和道教学派有关心性学的深入探讨。如唐代李翱、宋代的二程、吕大临、南剑三先生、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儒家学者都将中和说同心性论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后期的道教全真派(龙门派道士尹志平)和金丹派南宗(李道纯)的道门则从性命双修的角度探讨了中和问题。欲深入领会李道纯以"中和"为本的内丹心性学的思想精髓,对中和说的发展作一简要的学术的回顾无疑是必要的。
唐代的李翱对于中和说所暗含的"性是未发"、"情是已发"命题作了引申和发挥,堪称是宋明儒学心性论的先声。他在《复性书》中强调"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

查看更多O型血相关内容,请点击O型血

2020 尺度星座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