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dxinx.com--热点资讯】

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

 

 

 

 

 

 

 

 

 

 

 

 

 

 

 

 

 

 

 

 

 

 

 

 

 

 

 

 

 

 

 

 

 

 

 

 

 

 

 

 

 

 

 

 

 

 

 

浅谈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               人,到底有没有命?人的成功失败是自身作为的结果,还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针对这一敏感问题,观点不同,会得出截然相反的两种答案:一种观点认为,“成功是99%的汗水﹢1%的灵感”,“有志者事竟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命运由天定,半点不由人”;“该井死,河死不了”。
  我认为,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二十年的易学实践证明,人是存在命运的,人生是有预期轨迹可循的。科长的材料,不管如何努力,也当不了省长;“山河容易该,秉性最难移”。但同时,认为命运就是铁板一块,丝毫也改变不了,也是错误的。
  一、命运的不变性和规律性:
  人是存在命运的,命运是有规律可循的。这规律主要表现在:
  A. 性格特点;B. 学业状况;C. 财富状况;D. 职业特点;E. 有无官职;F. 婚姻状况;G. 主要疾病;H. 有无伤灾;I. 子女优劣;J. 父母状况;K. 人生高潮期。等等。
  上述的这些基本特征“凡人”是不容易出其外的。现举几例:
  例一、某男八字为:癸 己 戊 乙
           未 未 寅 卯
  身旺,官煞旺,正官透时上,一看就是当官之人。再结合运程,还当是不小的官(省级)。这种八字,不会没有官职。
  例二、某女八字为:丙 丁 丁 丁
           申 酉 酉 未
  天干皆火,地支皆财,一看就是财大的八字,怎能不发财?现为房地产开发商。
  例二、某男八字为:乙 戊 戊 庚
           巳 寅 申 申
  地支寅巳申三刑,天干庚合克乙木,八字中显然木受伤,而木主肝胆。故此八字之人肝胆必有病,就是什么时候发作的问题。该人35岁进甲戌大运,到了七煞透出阶段,肝病严重发作。
  由上述例证可以看出,人的命运是存在的,确有着客观的规律性。
  二、命运的可变性和局限性:
  上述谈到了命运的不可变性和规律性,那么,是不是命运就没有丝毫的可变性呢?回答又是否定的。命运又确实是可以改变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的吉凶祸福的程度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努力得以改变的:
  民间有“小富由俭,大富靠天”的民语,从财富的角度形象地说明了人为努力的作用。推而广之,人生的其它方面的事情也是一样,主观努力尽管“质”的问题不易变化,但却会解决“量”的问题。做生意的,付出不够,一年可能赚10万元,加倍的付出,可能就赚到了13万、15万元,但想达到100万元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不生病?生病不要紧,只要重视,及时治疗,就不会加重;反之,就会久病不愈,甚至过早死亡。如果不是这样,有病就没有必要去医院了,医院也该消失了。但是,人的一生会有什么病,八字还是写得比较清楚的。
  03年见过一位很令我佩服的人,这位1971年生的男士第一学历是大专。这人最大的特点是不服输,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一步步经过本科、硕士研究生到今天的博士在读,说是个奇迹不为过。
  他的八字是:辛 丙 乙 癸
        亥 申 酉 未
  大运为: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试想一下,没有他的努力奋斗,怎会有现在的结果呢?
  2.大的格局、自然规律改变个体人的命运:
  人是一个小太极,社会、自然、宇宙是一个大太极,这个小太极时时受着大太极的影响,大太极总体左右着每一个小太极的运动变化。举几个例子来说,当强烈地震、海啸、火灾、飞机失事以及战争等群体灾害发生时,同时死亡的人数由数百人到数千人、数万人,甚至几十万,难道他(她)们的八字都该这个时候死吗?谁都会认为不会的。其实,如果你能研究一下他(她)们的八字,从命理技术的角度也不会是这样的。这就是大环境决定小环境,人的命运跳出了八字之外的一个例证。
  再如,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我们现在的普通人,从某种角度说,比过去的皇帝还优越。皇帝享受不到的事情,我们现在却可以享受到。比如,反季蔬菜、水果——这是现代科技的作用;可视电话,可以看着与地球那边的亲人说话,这也是现代文明的结果……,难道我们的八字比过去皇帝的八字还好吗?从现代来看,八十年代初,我国的万元户令人瞠目,手机是富翁的奢侈品,而现在,几十万算什么呢?难道我们现在的八字就比八十年代的八字富有吗?回答一定又是否定的。实际上,八字没有变,而时代变了,人的状况就变了,财富的量级也变了——大太极决定小太极!
  再说人的健康与寿命,建国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五十左右岁,去掉战争非正常死亡的因素,也不过六十岁而已,真是“人生七十古来稀”,而现在城市的平均寿命已接近八十岁。是当代人的八字与过去不同了吗?不是,还是大太极决定小太极,社会发展了,文明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病看得起了,医院的治疗手段也更高了,寿命怎能不延长!从八字来说,过去的死限现在只是一道“坎儿”了。
  由上还可以提示大家,为人看八字,一定不能离开命主的时代,哪个时代说哪个时代的话——与时俱进!
  3.后天修为与主动改运,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变命运:
  大家还可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从小就被送到庙上的出家人,该上学时没有上学,该工作时没有工作,该恋爱、结婚时也没有恋爱结婚,大半生都在寺庙的一亩三分地,怎么给他看八字,尽管此人的八字有出家的倾向,但新中国的三十年就没有这种八字吗?强制的修为改变了命运。
  世界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人也不例外。人的八字无外乎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人的富贵贫贱、生老病死也无外五行的生克制化。哪种五行太衰了或受冲克,相应的器官就会出毛病,所代表的方面就会出问题。官逢冲,则动官;财逢冲,则破财;日支逢冲,则走动迁移。
  改变的方法有两类:一者,积善修为,可以改变命运,《了凡事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建议都读一读;二者,调整人体的五行场,可以改变命运。方法有方位、数字、颜色、器物、行业、姓名等等。这一点,当然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2005年初,遇到了一个易学应用中的难题,一位母亲要预测一下孩子的高考情况,这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但当这位母亲说明情况后,我有点不知所措了。原来,这位母亲求测的是三胞胎儿子,报出出生时间,还都是在一个时辰,也就是说,这三个男孩的八字完全一致,出生地当然也一致,生长环境也一致。但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可能一致,高考状况不可能一致,考取的大学也不可能一致。……三人的八字是:丁癸己庚
                 卯 卯 未 午
  大运:壬寅  辛丑  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通过八字是没法区分了,只有用其它方法。其中一法是姓名,老大叫“森”,老二叫“淼”,老三叫“川”,于是我问求测人,“老大最倔,老二最胖,老三最‘鬼’,对否?”母亲答,完全正确。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八字之外还存在着对人产生作用的东西,比如姓名,对人确实就是有作用的。
  三、好命也需要努力,天上不会掉馅饼;状况不佳的人,多半是自身作为的必然结果:
  观察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勤恳恳努力,行动又得法的人,基本状况都不太差,看看他们的八字,也都不错;也就是说,事业成功的人士,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天上从未掉过馅饼。相反,那些命运状况低劣的人,也多半是放任自己,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很少象成功人士那样付出过,用心过。人生境界不佳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所以,八字好的人也好,八字不好的人也好,都不要躺在命运上任听命运的安排,离开了个人奋斗、主观努力,黄金也会变白银。



不变的命理 可变的运程

在祖先留给我们的经验中,凡事有其必然的内在关系,有因必有果,而且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人生所行的路线也离不开这个规律,它体现在我们的人生命运中,也就是我们人生运程所遭遇的吉凶祸福。

在生活中,吉、凶、祸、福固然是人们希望知道的答案,却显然不能满足大家趋吉避凶、转祸为福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揭秘运程的秘码,找寻转化凶祸为吉福的钥匙。

在人生的道路上,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的就呈现原有的因果,成为“命定”,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听天由命,顺着原先所定的计划,丝毫没有自主性。不愿意接受的,就应该以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来改变既定的因果,使其产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转运。

宇宙间万事万物一切都是变动的,人的吉凶祸福也就随着宇宙能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知命是为了知道并改善自身在宇宙之中的处境,以求在这个大千世界上更好的安身立命。先人造《周易》的目的就是将这种宇宙的造化玄机——天地万物动变的规律告诉后人。“运程学”理论就是根据现代科学与传统哲学《周易》理论相结合而提出的新观点、新认知。      

“运程学”强调运程策划,就是在经过科学的运程分析指导下去主动选择,路线选对了,再加上人的极积努力,定会达到所要到达的目的。所以运程调整不是在左右人生,不是否定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更不是投机取巧,是一种理性的、智慧的、科学的选择指导。现实中大多数人是蒙着眼睛走,没有一个精确地指导,各种建议的声音充斥着耳朵,正确的、错误的、好心的、恶意的等等很难分辨,人们往往是撞了墙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虽然渴望成功、幸福,看到别人成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可是如果走错了路,就会是南辕北辙了。

就比如,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市大,路也多。外地人第一次来,找地方是很难的。可要是在北京住上几十年的人就很熟悉路况,要到哪里就轻松多了。我们人生在世就象外地人初来咋到,没有地图,要到哪里?怎么走?哪里是出口?有没有捷径?……等等这些都不知道,心里一片迷茫。通过运程学原理进行运程规划,就好象是热心的北京人给你指路,那么人生之路就会顺畅多了。

下面是曾接受马浚桐先生调整运程的事例。

一天,一位蔡女士来咨询。只见她面色枯黄,神态凝滞呆板,头发松散,一副受苦受难的样子。一见马先生,就哭诉她所经受的苦难。

蔡女士是个有想法的人,一直想自己创业。在她大学毕业后的第六年,也就是2004年,她终于攒了一点点创业的资本。于是,她辞了职开始创业生涯。她投资10万元开了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开始生意还不错,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客人越来越少,结果只能关门大吉,这次钱全赔进去了。不过,第一次失败并没有让她失去信心。后来,一个朋友因雕刻生意发了财,于是他借给她8万元开了个工艺品厂。她聘请了几个会雕刻的员工,自己负责销售。她到处跑联系客户,天天累得筋疲力尽,茶不思饭不想,可是最后客户都不认可,产品推销不出去。尽管朋友也帮了不少忙,可是还是改变不了失败的结局。

一次次的失败打击,扑灭了她再创业的梦想,失败的创伤令她一蹶不振,苦恼、消沉、无奈、抑郁一直折磨着她,甚至想到要死。朋友的劝说也无济于事,所以才来找马浚桐先生,希望能救救她。

后来马先生为她分析调整了运程,让她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缺点,提出发展方向。在2007年7月的时候,蔡女士又来见马先生,整个人完全变了个样子,精神焕发,面色红润,满脸笑容。她说她现在心态特别好,自从上次调运之后,她开始转运,她又做生意而且赚了大钱,事事顺心,所以现在变得漂亮了,也健康了。

可见,人逢喜事精神爽。改变了运程,心态自然会好起来。就是下面这个线路:

运程→刺激→情绪→心态→态度→行为→成功

在这个路线图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运程,运程是所有环节的起点,调节了运程一切都可随之改变,尤其是心态变得积极向上了,乐观豁达了,宽宏容人了,诚实守信了,具有这样心态的人,无形中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气,就会成就大事,结果定会成功。

所以,人生的成功首先在于策划的成功,有了科学的全方位的人生策划、目标定位,人生就有强大的动力,就会产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把握机遇,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人们都盼望自己好运常在、美梦成真、成功幸福。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好运和成功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只要你调整运程,重新选择前进的路线,你就会走上带给你幸福和成功的康庄大道。



可变的性格与命运的博弈



性格的模式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无意识的,主要有三种模式,即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和人的命运密切相关,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我们对模式有了深入的剖析和认知后,就知道顺着模式的脉络,去寻求我们希望的命运,我们不会再迷茫而不知所措,也不会再犹豫是否向前向后,并可以看到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而停滞的话,是无法再制造什么借口,“我们的命运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模式的种类非常多,因为篇幅所限,我们从三类模式中分别抽出一些常见的模式阐述,达到对模式有个形象的认知。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模式的脉络世界中。

无形的思维模式

思维是内在的、看不到的、无形的,但可以通过人的言谈举止探究到内在的思维轨迹。

第一种模式是“想当然模式”

这个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人的思维的随意性和无验证性,通俗地讲就是一个人因为自己读不懂真实的现实世界,判断不清眼前的事情真相,但又害怕暴露出自己的不能看懂而且不会判断,就用学来的观念做文字游戏,把一切事物贴上标签,然后用逻辑的胶水把那些标签沾起来,又加入过去早年无意识积累的经验,经加工形成了他的虚幻世界,于是原始的虚幻者的价值体系内核形成。比如说,这个人自己感到自己能够读透别人的内心,而他从来没有与人深层交往的真实感受,于是就曲解他接触的每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知道别人是如何想的,只假设而不验证,所以他永远是对的。在他的世界里,就如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一样“一切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一个人为什么如此着迷“想当然模式”呢?因为它实现了人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在想像的空间里,跨越时空而梦想成真是它真实的原因。
 

别人问大卫?科波菲尔:“观众们总想知道魔幻的真相” ,大卫?科波菲尔回答(也是对想当然的虚幻者说的):“我不认为他们真想知道,他们是很好奇,好象一直在想:这是怎么回事,我希望知道。其实在心底里他们并不想知道。他们想要惊奇,他们需要梦想,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现实,太多艰难,很少有东西使我们快乐。”所以因为太多的艰难,人们选择了这个模式,就如同人们选择了轻松。

那么想当然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是由于我们的愿望和现实的我们相差太远,这种自我差距导致的逃避现实,而且没有真实体验的积累,人以观念构建现实世界并形成自己看世界的一种习惯方式。这种模式的目的,就是旨在掩饰自己的无知无能、不会判断和验证,只会图轻巧而想当然地认定世界,并且还可彰显自己卓越的虚幻手法,所以从模式功用上来看,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代替真正的判断。一个人不去判断,想着人或事情是怎样的,而且又无需去验证的话,那是轻松、随意、不用费力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人扭曲现实和自我来求取,为想当然,人们就省略了去验证的功用,因为验证细碎而麻烦,也正是因此才得以孕育出判断的能力,不去验证,其实是牺牲了判断能力的形成。

比如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她不放心她的情侣,总想用电话探知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于是她就想当然地认为:“我觉着不天天见个面或打电话联系,人就会疏远了,就会不相爱了,所以,我要天天打电话和见面……”,这种看似很正确想当然的观念给这个年轻女人控制他人创造了个很恰当的理由,而且随时随地、任性地控制别人,因为自己的动机是好的,而她的情侣并不喜欢她如此的对待,当这种反馈回来后,这个女人却不理睬,还觉得别人不可理喻,“不做亏心事,何必怕打电话啊”。但这个女人私下承认:“我要不打电话,我就感到心神不宁。”这是一种为缓解自己的焦虑而制造出来的想当然理由,自认为应该打电话给人家,而不管人家希不希望接听,这是用自己制造或感触到的感受而形成的想当然观念。“我控制不住地想对男人好。”这个观念可能更直接吧,完全以自己的自驱为由,而进行缓解焦虑的行动,至于别人要不要自己就不管了,但别人无论怎么反应,自己的假设就是自己对人家的好是人家所要的。“我觉得爱情就要随叫随到……”“我觉得我的做法根深蒂固了,根本改变不了。”没有去改,就说改变不了,这是深一层的防御。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个想当然模式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制造出来许多和现实不符合,和他人的心理不吻合以及脱离现实的扭曲的感受,而让自己瞎折腾。

第二种模式是“外归因模式”

这个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口,借口所指向的一切都是外部世界的错,而从来想不到也归不到可能是自己的错。这种模式的形成第一个原因是由于个体的屏蔽不自知而形成的,所谓的不自知是个体通过建立信息屏障,屏蔽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屏蔽的手段包括忽略或看不见信息,或者看见信息而将其扭曲变形,合乎自己的需要,从而让自己什么都不做时可以心安理得;第二个原因是断章取义的缘故,对于一个整体,只取问题的一部分,而抹去另一部分自己不想要的,无法解释的。比如说当很多人了解到精神分析中的一个观点,早年时期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很大,就借机扩大这种影响,把精力都用在怨责父母身上,从而让被怨责的父母因内疚而更加宠爱自己;第三个原因是扭曲强化的手段的运用,这是一种割裂整体而让矛盾消失的好办法,很多大学生学习不好的时候,把自己的不好成绩,归结到社会体制、教育系统以及老师和家长,唯独不说自身的问题,比如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因为大学没有了指导式的学习,一下子放松了,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主动自学,于是就开始迷茫和放纵自己,最后埋怨没人教会自己适应不同节奏的生活。

综合上述模式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出此模式的目的,就是不用面对自己,并且刻意维护自己正确优秀的最好防御,一切不良的结果自己可以不承担。模式的功用,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这种归因的巧辩上,关键是用来说服自己和别人。

比如说现在己经进到职场和社会上的80后,所有的事情都想要走捷径,把中间的环节最好全部省略掉,做生意要马上赚钱,进货以后要马上火起来,钱要马上赚到手里。所有事情必须按照自己的思维发展和逻辑进行,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有就会让自己失控而马上爆发战争,并且怨天尤人,埋怨所有的人,觉得天下的人都对不起自己。

80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玩世不恭对事情漠不关心,心理脆弱无法经受困难挫折非常容易走极端。出现问题从来不总结原因分析问题本质,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也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他们而言自己的利益是天大的事情,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大事情也不存在原则,哪怕是死人的事情也无所谓,他们也会轻描淡写的处理,是气死人不偿命恨死人更不用承担责任的主,他们绝对不会换位思考替别人着想。与80后的人做生意费心伤神累死人,你对他的付出绝对应该,他对你付出就要问个凭什么啊?因为在他的意识中,自己是尊贵的,所以有什么不对都是别人的事情了。

第三种模式是“负面缠绕模式”

这个模式的关键词就是一个负面意念,它包括了两个内涵,一个是负面想法,是一种以四两拨千斤的极巧妙的瞒天过海方法,一种极富创意的自欺和他欺的绝唱,是一种无意识的直觉创新,如果不从根本上认知,你很难真正地解除一个人的负面思维;另一个是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有很大的用处,可以让别人内疚,人常说“一人向偶,举座不欢”,这样就可以勾起大家的负疚念头,而来帮助自己,这也是一种控制他人的方法和手段。另外负面情绪可以让他自觉和别人不一样,有种忧郁的深沉感,还可以让别人害怕或不来烦自己或不会反馈自己不想知道的信息。

那么这种让负面缠绕自身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人为什么总喜欢以负面缠绕自己呢?为什么他不以正面想法缠绕自己呢?这关系到一个人的自我预示,负面的预示往往是失败的结果,那么既然会失败,又何必去做呢?于是一个负面的想法就可以让人只需要想想而不需要去做,而正面的预示说一件事可以成功,那就得去做策划、储备、实施、组织、调整等一系列的事情,而且还未必真得能成功,所以一般的人都喜欢用负面想法代替正面的想法。

自我预示之后必然连结着自我预设,比如一个人因不同的原因而自我预设“我不行”,事实上他就真地变得不行了;如果自我预设是“我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失败了,证明自己并不是真正得行,因此映照出了自己的无能,所以自我预设也是向负面处进行了,这就是人的一种防御,保护自己不受冲击,久而久之,人因此而变得无能,因无能而更不敢面对挑战,从而更加强化了负面的想法。另外一个喜欢用情绪控制他人的人,必定是个弱能者,因为只有弱能才会用负面的情绪,控制比较亲近的人来帮助自己,比如说亲人和朋友,自己当做之事也可由别人来完成。

此模式的目的,第一是自我陶醉,因为自己做的负面预设很准确,这种人最怕别人做成功,所以当有人做了自己没有做的事情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破坏和打击,直到把事情搅黄而后快,因为预言失败而自感料事如神;第二个目的是自己能够心安理得地逃避做事;第三个潜隐的目的就是巧妙而不自觉地遮掩自己的无能,加强负面设想的难度性,这个时候特别恨一些勇于实践的人,这些人会打破自己的负面思维定式,于是总是打击敢于面对的人,知道这个原理,聪明的实践者应当低调保密而行;第四个目的是让自己有种自我忧伤的感觉,忧郁气质总让人感到深沉和超然不一般。

从模式的目的可以看到这个模式最大的功用,就是自暴自弃又自怜自欺。当自己自暴自弃,自我贬低时,又用外归因式的麻醉给自己减压,并保持忧郁而调节内心的“不为”让自己感到平衡,总是高唱着“我讨厌勾心斗角”“我厌恶虚伪”“我不愿结交那些有道德问题的人,”“时机还不成熟”“没有人能够做到的,除非上面有人支持他。”……诸多的借口之下有种自我怜悯。

有形的行为模式

在人们可触及的视野里和意识里,行为的模式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也是一个变动的参照点,“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这个意思,并且正因为行为的模式是看得见的模式,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人向外展现自己的身体语言,所以对行为模式的组合和解读就出现了千奇百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行为模式的客观只有一条,主观解读却有万千,因此对模式的深层理解对于客观解读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种行为模式是“逃避模式”

这种模式是人们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因为逃避而让自己心安,人们又衍生出更多的借口和自欺,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一种以无效重复的行为表现而不自知。其本质是先选择了一条逃离走向真实自我、获得真实体验、拥有真实人生的路途,因选择这条临时无荆棘的路,却拥有了一生的荆棘。俗话说“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不是不报,时机不到”逃避者就是这样被自己的自作聪明的逃避给害掉了。

该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当一个人拥在很高的理想,但又害怕失败,并且受不了挫折,于是这个人自然会遵循避苦的原则,而选择在顺境和温室中生存,使得自己以后更惧风雨。在他看来人生为何要有风雨呢?不如意时总会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来回应人生,久而久之,就会在逃避和感叹中形成了这种逃避而不自知的模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此模式潜隐的目的就是怕显露出理想自我形象背后真实的本相,比如人人都有的自然本性、自己在现实中的无能以及精巧自欺的丑陋等。

这个模式的功用是什么呢?它会让一个人借口不做或不屑、不愿做他本该做的事情,或者让他变相地找一个代替的目标而避开原本当做的事情。正如木桶理论中所指出的,有逃避模式的人永远都会回避自身的短板,从而形成一种永久的冲突,因为永远避开自己的短板,但也永远埋怨世界的不公平,因为自己的水桶里总是没有自己想要的水。逃避模式中表面层的逃避,其实隐含着深层的逃避,表面层就是为了逃避临时而来的焦虑,但最后导致的深层逃避,让自己最终避开自己的成长,因为成长意味着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的否定,对自己过度执著的自我观念的否定,这种模式最终会让逃避者陷入一种自相矛盾而无希望的沼泽之中。

第二种模式是“应该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一个人被无形的一种力量推动而做了大量的让自己心安的事情,但是并不是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从而最终让自己成为一个苛求的机械人。这种无形的力量名字叫做“自驱”,它让人被无名的理念所驱动,虚耗着不多的能量,最后衰弱而亡。“应该……”是一种机械的教条,无变化的强迫,违背这种应该的教条时人会感到焦虑,而因不能承受焦虑从而让自己变形成奴隶,还自欺自己是一个道德的卫士。

应该模式的形成是由于大量的冲突理念折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够化解这种理念的冲击,就会把自己认不清的理念肢解而机械分割,从中找到可以做到的,或者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做自己当做的事情,所以这个人就会机巧地选择社会上流行的规则和道德标准,让自己避开挑战的事情,把“不应该”变为“应该”,故而又做了大量的不应该之事,而遗弃了应该做的事,这种机巧最后形成一种习惯,表现为:“应该如何但是…….”的圆圈圈模式就是应该模式。此模式的潜在目的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被支配的“奴隶”,可以不担负决策之压和责任的重担。

模式的功用就是让一个人遵循着别人的标准而做莫名其妙的事情,然后自己把这种事情赋予意义,从而让自己停滞在某个段落上自安。这是一种不做当做之事、避开痛苦的心安理得的自慰,一种把决策和选择交付到随机的标准上,一旦有错,那就是世界和社会的错而不是自己的错。

在大多数80后的脑子里,“平等”是不可侵犯的一种意识形态。追溯其根源,这种意识的根源就是80后的“孤立”意识,他们由“孤立”发展出了“平等”。因为80后的任性而形成的人际智障和唯我独尊的孤立,让人们错以为80后的人是很独立的,其实这种独立是一种疏离的防御,一种不得己的强化和特立独行,而由此衍生出的“平等”就是一种不敢面对或无实力面对人生的“应该”观,这种机械而近乎强迫的“应该”观,掩饰了自己不会和现实世界融恰相处、艺术相处、智慧相处,但自己在这种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又要显得如同儿时一样的尊贵无比,怎么办呢?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自己来改写世界的规则,那就是我来说是否应该和不应该,仿佛救世主一样。

80后在这种应该的意识中渴求着平等表现,他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追求着“平等”的待遇,潜意识里面就有一种“我不比你差”的思想,在言谈举止中,几乎处处都能表现出这一点。有句话可以说非常幽默地表达出了他们对“平等”的呼唤:“这个世界的不平等就在于:上帝说‘我要光明’,于是有了白天;美女说‘我要钻戒’,于是有了钻戒;富豪说‘我要女人’,于是有了女人;我说‘我要洗澡’,居然停水了!”这太不公平了。更有特点的是为了追求这种平等,有时候不得不跌入让自己很尴尬的境地,比如说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平等的,而80后又没有力量改变这种不平等,比如有钱人穿高档的名牌自己囊中羞涩买不起,怎么办呢?有钱要拽,没钱创造条件也要拽,于是聪明的他们搞了个“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山寨产品出炉了,说穿了就是“攀比”心态的产物,山寨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国际品牌该有的功能、款式和外观应有尽有,看上去唯一差别就是比它们便宜,这一特点恰好迎合了不少80后追求与有钱人一样的生活却财力不够的尴尬,可以让它们花“一点”的钱去体验“不一样”的享受。其实这种尴尬的背后是让人看到没有内在的实力和能力,一种不能支撑的自我之重,和空要面子的可怜和可悲。

波状的反应模式

每个人在解读外界信息,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反应模式,这种模式随着外界信息的变化而曾波状起伏。

第一种模式是“唯我独尊模式”

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造作和幼稚”,只有在特定条件的人才会形成这种模式,所以它有两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以皇帝自居,他的各种心理感受和行为都以自己是皇帝为基础,所以在现实中给人的感觉是极其造作,处处充高贵,但其本人却并无王者之相,无意识间,展现出来的是高傲、自大、冷漠和高压等;第二种方式是以关注自我,突显自己的天真幼稚,只得到不付出,以孩子状态博得有父母状态之人的特别照料。因为其只能获得和从不付出的方式,以其独有的唯我独尊的小霸王和公主的形象出现,在其成人的世界中制造出了很多误会,自己又不能解读误会的真相,于是心想事不成,处处碰壁,逐渐回缩,孤芳自赏,而在自己创造的虚幻世界中自怜感伤、自恋清高。

这种模式的形成得根源于这种人的早年经历,在早年这种人小有成绩,外界就会给予高度的评价,另外长辈对这种人的格外宠爱又让其有种超人一等的优越,所以会形成豪气冲天的牛气,美好感觉的自恋,永远拥有的强势,牺牲一切的无所谓……,而且这种表现的苗头还会引来宠爱之人的喝彩和强化,于是唯我独尊的形态就会在有意无意间强化成形。有这种模式的人的目的就是不付出而多得,欲取欲求,随心所欲。有了这种模式的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和现实角色背离的虚幻感觉,人际关系日趋下滑;在感觉上感到外界俗气内界清灵。

而现在的80后中大部分的人几乎就是这样被培养而成的。很多人都渴望获得明星般的被关注,这其实是幼时梦幻的继续,一种永远不想长大的自恋。他们求取外界的认可是真,他们渴望沟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和关爱,渴望成名、鲜花、掌声和万人瞩目的感觉;而他们表现出来的看似独立,其实是假的,他们的独立是任性的变形。“平平淡淡才是真”这首歌词根本不是唱给他们听的,为了达到这种对自己的证明,他们也可以努力拼搏,可以吃苦耐劳,他们也表现为坚强的一代、勤奋的一代,勇敢的一代,但他们努力的方向错了,因为他们只是为了出名,前几年的“超级女声”、“非常6+1”、“快乐男声”等选秀节目都是利用他们这种意识的受益者。为了做明星,为了成为焦点人物,似乎无数个“80后”俊男、美女们不计代价、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甚至都到了让他们的父母倾家荡产的地步,所以,他们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感悟时,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一路走来……”,而且说这些经历的时候他们往往泪流满面。

第二种模式是“压抑转换模式”

这种模式的根源是由于人内心的变形而导致的变化指向,把内心压抑通过不同的方式发泄出来。这种模式的形成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说自身的无能、恐惧、害怕等,因为太多的渴望,害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于是不得不压抑自己,积压的内容在内心中变质,又不能消化掉,于是一种内心的压抑变形就出现了,因变形而发酵,形成了内心的能量炸药,只要有机会的火星,马上会借机发泄,给人的感觉这种人不值得为一件小事情发这么大的火,却不知道其是在排泄自己的积压;另外这种失控的发作还有另外的一种作用,那就是让周围的人害怕,他们会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场合和导火索,一旦发作就势冲九天,将自己积压的痛苦的库存全部喷发出来,这就合乎了火山喷发的原理,发作可以做到震摄人的控制作用,潜在的语言是“别惹我,否则我会和你玩命,不信你试试”。这种模式隐含的目的,就是把内在的压力外化发泄,从而进一步压抑而形成不良的循环,直到有一天爆发出来,毁掉自己为止。

这种模式的功用,是让自己不去正视内在压力和压抑的存在,不去正视自己无能和害怕的现实。既让自己一味地麻醉下去,还可以聚集能量发作让别人恐惧,这样自己会有一种控制别人从而使自己感到有力量和存在的感觉。

80后是如何运行这一模式的呢?80后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极度的情绪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情绪化是任何一个人在他的成长经历中都会有的过程。 80后的情绪化是有它的前因和后果的,它不是青春期的产物,而是他们独有意识的产物。孤立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做主”心态,而中国文化是奉行集体为上的,恰恰是不太提倡个人的特立独行,中国文化的根还是“我们大于我”的文化,因此,当他们的“个性”遭遇主流文化的拦截或屏蔽时,不得不情绪化,所以说情绪化是这种展现不了自己挫折的情绪表现。而在消费领域的攀比心理里,攀比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财力,而多数80后的父母还没有达到富豪级水平,他们自己也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所以,当财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攀比的时候,不得不用情绪化来让自己感到好受一点。同理,关注的明星意识滋长了他们的“出名”心态,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成为明星,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的这些心态难以得到满足时,甚至被周围人所轻视或淡忘时,他们又不得不情绪化。最后还有一种格调和品位的状态也长期地滋润了他们的自恋和自怜的心态,但自恋不等于通往社会的保险单,他们对自己的完美假设,到了社会上就不一定能够完美兑现,因此,当他们的自恋得不到周围人以及社会的共鸣时,他们不得不情绪化。

从本质上来说,80后没有别的办法将自己的问题处理好,只能用情绪化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并展示自己的无原由的怨恨。这种深在的原因其实是一种自恨的投射,一种对自己无能而又难以改变的自恨,所以80后的情绪化是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特征,也是难以回避的特征,是一种用幼稚来抗衡成熟的自我执著。当任性成了主旋律,80后从温室走到现实的冷竣环境中,过去的让别人照自己的心思转的惯性还一下子煞不住车,何况又受不了环境的打磨,于是只好采用疯狂的对抗,但对抗又因没有实力,只有情绪化的自我发泄了这一招了,这是一种憋得无法言说的痛苦,一种无法控制世界而自我又不甘心的无奈和不服气的躁动。

第四节:你的命运你做主

世界上最贫穷的人不是身无分文,而是没有梦想的人……他就像为广阔海洋定做的航船却只在水池中行驶。他没有遥远的港口需要到达,没有更高的眼界需要提升,没有珍贵的货物需要运送。他的时间全花在了日常琐碎的发怒上。他若是变得不满、爱吵架且情绪低落也不足为奇。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一个拥有强大能力的人却只拥有微不足道的灵魂。 -----约翰·C·麦克斯韦尔

命运由人格决定,而人格是可以修复的,因此人的命运是自己来决定的。

人格是命运的基础

人在早年的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在之后的岁月里,尽管有无尽的风风雨雨,也只会引起在人格的基础上很小范围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以人格基础为经线、以人生变化为纬线的人生脚本。

人格发展有好几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对人的心理健康和人生意义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假设一个人的人格有三个阶段,列为横坐标,而技能和智慧有五个阶段,列为纵坐标,就画出了人格的矩阵。

那么当人处在人格第一阶段的时候,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冷兵器时代中战争的武器,即便是高级别,那个杀伤力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人处在人格的第二阶段的时候,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热兵器时代中战争的火炮,那个杀伤力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当人格处在第三阶段时,人的技能和智慧就像核武器时代中战争的核弹,即便是低级别,但因为是核武器,不能与第一阶段的冷兵器相提并论,那个杀伤力也是毁灭性的。由此可见不同人格的智慧和技能是无法相比的。如果量化来对比一下的话,技能的提高只是算术级别的抬高,而人格的提高可以让技能呈现几何级的变化。

借此我们可以解释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为了提高某种技能,就拚命地学习技能,但最后却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因为本末倒置,没有从人格这个角度提升人的能力。为什么呢?因为提升人的自我人格是个艰难漫长充满焦虑的过程。

人格修复就是由外求转向内求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认同:自己认同自己、他人认同自己,只要不过分,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过分追求他人认同,过分去追求荣誉、权力、地位、关爱、照顾……力图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满足自己的理想化自我,这些行为,称之为外求。外求,好像不断地向别人借钱、借粮,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依赖别人来养活自己。这样做短时间看起来很轻松,可以不劳而获,而忘记了重要的一条:欠下的债是一定要还的。

向外去求取别人的认可,不但容易上瘾,还很容易被别人所利用,被别人所控制。

而通过设立目标,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让自己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吃苦、受难,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使自己内在充实,自己认可自己,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称之为内求。内求,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大量的经历和体验,培养自己的自信。

当一个人外求时,别人几句赞美的话,就回味无穷,拿来建构自己虚幻的世界,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建了一座海市蜃楼,这种精神的麻醉能够持续多久?当不得不回到现实世界时,痛苦会加重,没有人比自己更清楚了,这样做的结果,自己的内心更空虚,生活更无聊,自己更依赖那些甜言蜜语。短时的轻松只是缓解了暂时的焦虑,却以损伤长时利益为代价。

内求是在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知道什么对自己重要,订立目标,立刻去做,执着于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发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一旦我们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做事和行动上。对他人没有期待,内心会非常宁静,可以平和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完全可以控制自已的行为,也只有我们能够让自己真正地快乐!每天的好心情,都给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层面输入营养,滋生能量,让我们内在的自己每天都在成长。

通过做事向内求取自己的认可,需要从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开始练习。因为说到做到是一个人的基础能力,在不断地说到做到的过程中,体验到“我可以”、“我行”,自信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形成的。当我们真正自信时,我们就不会再向外求得认可、重视和关爱了,作为一个人来说,我们本身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时,就不会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不会敏感,我们就可以用全部的能量去做对自己重要的事,可以自由地享受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说到做到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不断地完成一个又一个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地从小事的说到做到养成的,这种能力在做事的过程中渐渐在我们心里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心理学认为,所有人在属于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早已拥有解决困境的丰富资源,只是被自己的消极或者负面的思维所遮盖。人身上巨大的潜力,被自己所压抑,它存在那里积蓄待发,以纠结、不安的方式间接的告诉我们,只要按照目标开始行动,就是释放潜力的过程,自己一定会在做的过程中开心和自在!

把每一次都当做第一次,刻意将改变的范围缩小,接着再逐渐增加改变的幅度。把焦点集中在此时此刻,做好当下的事,而不为过往历史伤神,三分之二的问题必会迎刃而解。既往不咎,必然有能力改变未来。而未来是唯一的希望所在。

当我们从外求转向内求时,人格就在一步步完善了。

人格修复的地图指引-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生平

埃里克森(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美籍德国儿童精神分析咨询师,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的最著名人物。

埃里克森的一生中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没有人在这方面比他的问题更多。他在回忆自已早期的生活经历时说:“这种早期生活预示着一个人将经历严重的自我认同感危机”。的确,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感危机的抗争导致他后来出现了许多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咨客之间的行为,然而,这种抗争也使他能够深入地了解与自我认同感有关的一问题,尤其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面临的这类问题。

埃里克森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丹麦人,在他去世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三年后,他母亲与一个叫德奥多尔霍姆伯格的犹太咨询师结婚,后来的许多年,他母亲一直告诉他霍姆伯格咨询师就是他的亲生父亲,直到进入青少年期后,他才知道真相——他是一个私生子,埃里克森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68岁才将其公开。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使他的自我认同非常混乱,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但他保留了他的斯堪那维亚父亲的许多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埃里克森写到:“在我父亲的教堂里,他们叫我“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他们叫我“犹太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埃里克森正处在青少年前期,大战造成这个男孩的感情崩溃,他不知道该忠诚于德国还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丹麦。

到埃里克森从公立学校毕业时,他的寻求自我认同感的需要迸发了,他的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埃里克森感到他的自我认同感不接受这种期望,相反,他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后来的几年中在欧洲游历,他最后到了维也纳,并结识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也是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除了获得蒙台梭利教学证书外,他从安娜那里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训是他离开家乡后接受的唯一正规教育,在这几年中,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这明显反映出他的自我认同感的改变。

1933年,埃里克森为逃避纳粹迫害,在美国波士顿定居。他在许多大学任教,包括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西法尼亚大学等。他的第一部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直没能出版,直到1950年他将近50岁时才出版发行。就像埃里克森描述的成熟的成年人那样,在后来的年月里,他的人格和专业一直没有改变。

理论基础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人格终生发展论的意义,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大多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这个理论也是我们修复人格的理论依据。

修复安全感

人格的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年龄在0~1.5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化解就形成“不安全感”的感觉。

那么如何在成人的年龄段去修复这种安全感呢?有安全感的人会去主动探索,比如人际间的深层关系、人之间的冲突、把失败的尝试当成自然的事情等,而不安全感的人总爱控制别人怀疑别人,从而形成偏执的固着。

成人期间要修复的确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毅力,但正是这种修复才是人格的一种成长,这是一种使人性再丰富的过程,因为有很多人会觉得如果父母在幼时给自己养成了这种人格该多好啊,但不知道的是可能正因为自己的不安全感,自己才变得格外的敏感和细腻,一旦自己修复了安全感,就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

修复意志力

人格的第二阶段是儿童期,年龄在1.5~3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化解就不能形成意志力。

如果丧失了这种意志力的时候,在成人阶段里,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二天打雨三天晒网,多会成为一个依赖他人的人。只有把形成坚强的意志力做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用各种方法让自己坚持下去,并在坚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求取内在目标,并能够执行达成的能力,才能修复意志力。同理如果我们变成了一个唯我独尊的人,那么只有去挑战事物而让自己坚持,接受比别人多得多的挫折和失败,我们才会形成自己的客观认知,才会执著做自己,而不是固执地做上帝。这种在成年后的努力形成的品质就是成长的内在能力。

修复目的力

人格的第三阶段是学龄初期,年龄在3~5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主动对内疚”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化解就无法形成目的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目的力,那么在他成人的时候,他总是追寻很多种目标,也总是浅尝则止,实际上是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于是一生飘零无所作为,所以在成人的时期学会在人生分叉口处,面对无法逃避的选择,进行真正目标的选择,因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而人生就是由选择而组成的。这种有目标的选择和坚持以及全心的投入就是成熟和幼稚的分叉口。主动和被动所带来的成长效益至少是100倍之上的,因为主动带来大量的尝试、人生反馈、机会展现、多层阶人员的交往、奇特的阅历……,这种在主动中反复地深入探索就给成人带来目的力的形成和个性上的成熟。

修复动能力

人格的第四阶段是学龄期,年龄在6~12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勤奋对自卑”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化解就无法形成动能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动能力,其所做的事情都要在肯定和赞扬中才能向前爬行一点点,那么这个人已经失去了动能力,而是在乞求周围人的关系。人们都需要关注,关键看此种关注是如何得到的?是影响吸引而得,还是控制而得?如果是控制别人而得到,从人格的层面来讲,这种人渐渐地会演变成表演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名叫杨修的人物,就是因为克制不住地要展现自己的聪明,最后搭进了性命。

所以在成人的修复过程中,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去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在各种干扰的困阻下,克服种种的困难,也就形成了自己的动能力。

修复同一力

人格的第五阶段是青春期,年龄在12~18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心理冲突,不能有效化解就无法形成同一力

为了形成同一感,一个自我需要接触正反两个方面的信息,从而在求取真相的过程中建立起自我的同一性,就如同中国道教的太极图形一样,黑和白组成了一个和谐,而不是只有一个色彩的偏颇体。这里要谈一个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从人格的深层上来看,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有人格的缺陷,特别是那些从心底里极度厌恶心理的人,因为他们恐惧真相。一个成熟的人是对真实自我忠诚的人,所以他会在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中挣扎,学会界定,学会修复,学会适应,从而让自己获得了发展和适应世界的和谐能力,他的人生会因此而形成一种自主,这种自主在价值意义的土壤中产生出真实和自我的人生之根,并结出各种自我的果实,比如自信、自立、自我、自强等,它的人生是一种倒三角形的人生,广阔的天地会让他自由而快乐。

修复爱能力

人格的第六阶段是成年早期,年龄在18~25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亲密对孤独”的心理冲突。

这个时期的人已是一个成人,虽然生理已成熟,但爱的能力未必真得成熟,因为爱的能力从来都不是跟着年龄成长的,有很多人一生都不会爱,不会爱的人自然也尝不到真正爱的果实。

真爱的定义:“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这种爱是多么得难以获得,

在现实生活中,爱是自私和排它的,是以对方来满足自己,所以这样的爱很难容忍对方的成长。有一个心理学的规律,就是讲直线相求的难以得到,而反向相求倒可以真正地拥有,人们的脑际中理解的爱几乎都是自私而排他性的,如果说相反的话题,很多人会生出太多的非议,他们是无法真正理解的。真正的爱情只可能产生在两个成熟的人之间,并不是所有成熟者之间必定有真正的爱情,而一方不成熟就很难获得真正的爱情,所以说,这个世间爱情有不少,大多都是各种情感混合物的爱和貌似爱不是爱的赝品之爱,真爱难求,没有成长的心就不要奢求真正的爱。

修复创造力

人格的第七阶段是成年期,年龄在25~65岁,此时期形成的一种“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心理冲突,不能顺利化解就失去了创造力。

创造力如同一朵花的绽放“我来过,我痛过,我哭过,我爱过,我拥有过……”,也有不少的人因为没有内在的目标,没有真正的完成活出自己的生命,尽管做了很多的事情,但自己仍然是一朵没有开过的花,而这种感触在有了历练的人生之后的人,却没有了时间和机会的时候,才深深地感触到了这样的原理。

人们可以失去很多,但失去创造性是可怕的,这也是很多进入中年以后的人再没有了那种向上精神的最大原因之一,用一些这个年龄的人调侃的话来说:“我们现在就是等死队!”,一句话形象地表明了人生再次危机的核心点,创造是价值的体现,也是感悟的结果。

如何拥有创造的能力呢?有真实的自我,又能为爱他人而付出自己的内在,并在这个付出的过程中感到真实的创造的快乐,这种创造是人心的内在对话,是关乎于心的关怀。同样的关怀却涵盖的不是同一种信息,一个有真实自我的人,去关怀别人就是这种中年的创造力,很多人或者没有自我或者只会关怀别人,没有真我的人是关怀不到内心中的。

修复超然力

人格的第八阶段是成熟期,年龄在65岁以上,此时期形成的一种“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心理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身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也就是超越死亡,但是这不是一种麻醉式的说法而己,而是真正的超越。

这种超然力并不是非要在这个时候才去达成的,现在在台湾就有一门学科叫做生死学,直接而坦率地讨论生和死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避开人总是要死的这个问题。知死才能知生,一个面对生命将死的人,他活的更真实。而避开生死的人,活得痛苦而焦虑。

关于人格的修复,最后用埃里克森的观点来结束这一节,他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热点资讯

2020 尺度星座网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18207号-1